全年平均氣温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日均最高氣温(℃) | 18℃ | 18℃ | 21℃ | 26℃ | 30℃ | 32℃ | 33℃ | 33℃ | 32℃ | 29℃ | 25℃ | 21℃ |
日均最低氣温(℃) | 11℃ | 12℃ | 15℃ | 20℃ | 23℃ | 25℃ | 26℃ | 26℃ | 24℃ | 21℃ | 16℃ | 12℃ |
平均降水總量(mm) | 33 | 45 | 64 | 149 | 204 | 227 | 180 | 181 | 136 | 49 | 21 | 25 |
碧江金樓介紹 |
|||
金樓是碧江蘇家早年修建的一座書樓,富麗堂皇、尊貴典雅,樓中多取金箔鑲貼,故得名金樓。它在當時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乾隆年間的濃墨宰相劉墉、淡墨探花王文治都曾登堂入室,與金樓的主人切磋琴棋書畫,共敍風花雪月。 推薦一:金屋藏嬌的傳説 金樓以貼金得名,卻憑藏嬌聞名於世。相傳當年慈禧的乾女兒、法務大臣戴鴻慈的女兒戴佩瓊下嫁時任兵部員外郎的蘇丕文,蘇丕文將戴佩瓊安置在金樓之中伴讀,夜夜有美人紅袖添香,故傳有金屋藏嬌的佳話。 推薦二:三口井 因為用做書樓,又是木製結構,所以一個小小的碧江金樓,就修有三口井:院子裏的井、正廳裏的井以及頂部的藻井。 按照五行的説法,木被火克,而火又被水克,院子裏的井和正廳裏的井主要用來防火、降温,而頂部的藻井,直徑很小,上面雕刻着五隻蝙蝠,寓意着“五福臨頭”。 推薦三:鬼斧神工的木雕 金樓二層的雅集(接待客人、以文會友的場所)是整座金樓的精華所在,這裏的傢俱、木門窗、木屏風大多是採用紋理細密光滑的酸枝木所造。酸枝木在經過刮磨後,表面如同鏡面一般光彩照人,觸摸起來質感細滑清涼,從視覺和觸覺上都能感覺到一種深厚含蓄的美感。如果再在上面貼上一層金箔,一入此室,便有一種富麗堂皇卻不失華貴雍容的感覺。 不過遊客們大多料不到,金樓精華中的精華並不是這炫目奪眼的黃金裝飾,而是其中鬼斧神工的木雕工藝,仔細環顧四週門窗,你便會發現小小的方寸之地竟然雕刻着大千世界,花鳥魚蟲,應有盡有,而且動物姿態生動,神態逼真,植物巧奪天工,栩栩如生。怪不得同行的導遊向我們介紹説單單這木雕,就已經價值連城! 推薦四:講究的擺設 金樓中有不少講究的擺設,比如跋牀,它比一般的牀要寬許多,而且有兩道屏風,兩道屏風中間是給婢女站立服侍用的;比如八角窗,是向兩邊滾動推開的,意思是八面威風;比如古代的保温設備,在兩層包裝之間填上滿滿的棉絮,以達到阻止熱散發的功效。 推薦五:文人墨寶 清朝中期的碧江是儒鄉,讀書風氣濃烈,很多家的天井中都種植着龍眼和桂花,取一個攀龍借貴(桂)的祥瑞。當時鄉中有“家無讀書子,功名何處來”的傳統,因此,對知名的文人是推崇備至,蘇家把書樓建設得如此豪華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讀書人在碧江的地位。 正是因為這種學風,很多文人在碧江留下了足跡,在金樓,你可以發現很多熟悉的名字,例如宰相劉墉,“翰墨丹青事事妍,湖山佳處寄才賢。幾回禪院花爭發,一夜山堂月正圓”。例如當時嶺南著名的文人張嶽嵩,“漢江東去有高台,煙樹蒼蒼楚望行。老馬銅蹄訪北塔,少年齊唱晤鷹來”。 推薦六:碧江版“清明上河圖” 清代道光年間,蘇家有子蘇鶴,號二悟坡道人,作二十四詠,概括碧江當地的人文自然景觀,並以此詠為線索,雕作銅壁,重現歷史上的繁華碧江。 這幅碧江版的“清明上河圖”長23.8米,高1.5米,上面所繪風景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推薦七:百年古樹 雖然金樓新修復的後花園只有原先的五分之二大,但是散落在園中的一花一草一木都特別的講究,從佛肚竹到黃金間綠,從100年的龍眼到200年的紫薇、青思,無不見證着時間車輪的痕跡。 碧江(村),一個歷史上的繁榮之地,依據咸豐年間縣誌記載,碧江(村)最鼎盛時期三萬多人,且多讀書,是典型的儒鄉文化。當時在順德,其建築宏麗者莫過於碧江。滄海桑田,斗轉星移,在經歷了數次戰爭和運動的洗禮之後,碧江的古建築所剩不多,但最具代表性的金樓卻出人意料的保留下來。 交通碧江金樓距廣州、佛山均20公里左右,坐車至順德碧桂園往南1公里處。 門票門票: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