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平均氣温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日均最高氣温(℃) | -5℃ | -1℃ | 6℃ | 16℃ | 23℃ | 27℃ | 29℃ | 28℃ | 24℃ | 16℃ | 6℃ | -2℃ |
日均最低氣温(℃) | -17℃ | -13℃ | -4℃ | 4℃ | 11℃ | 17℃ | 21℃ | 19℃ | 12℃ | 4℃ | -4℃ | -13℃ |
平均降水總量(mm) | 7 | 8 | 17 | 38 | 54 | 92 | 187 | 166 | 75 | 41 | 19 | 10 |
清初四塔介紹 |
|||
在瀋陽城的四週各建有四座塔,每座塔的旁邊各建有一座喇嘛寺院。南塔名為“廣慈寺”,北塔名為“法輪寺”,東塔名為“永光寺”,西塔名為“延壽寺”。四塔始建於1643年,皆距古盛京稱5華里左右,與城內官闕相輝映,有“皇圖一統大,佛塔四門全”之氣。 四塔四寺除名稱和供奉的佛像不同之外,其建築規模和造型幾乎完全一致:四塔樣式相同,由基座、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全塔通高26米多。乾隆皇帝曾為四寺題寫匾額,懸掛在四寺的大殿之上。永光寺為“慈育羣靈”,延壽寺為“金粟祥光”,廣慈寺為“心宏彼岸”,法輪寺為“金鏡週園”。 東、南、西三塔相繼在八十年代得到修復,西塔由於過分殘破,於1968年被折除。在拆除西塔時發現了地宮,出土了包括佛像在內的一批珍貴文物。四塔四寺中,僅北塔法輪寺儲存完好,東塔永光寺、南塔廣慈寺現僅存白塔,西塔延壽寺於1998年復建。 從1985年開始,瀋陽市文物管理辦公室在北塔法輪寺內建立了北塔碑林,現收集到石碑100多通,其中最古老的是明代成化年間的石碑,最晚的是偽滿時期的石碑。這些石碑經過修復,大多立在寺院當中。西塔是四塔裏最出名的,這個地區是朝鮮族聚集區,有濃郁的異國風情和熱鬧的商業街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