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平均氣温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日均最高氣温(℃) | -4℃ | 0℃ | 6℃ | 15℃ | 22℃ | 26℃ | 29℃ | 28℃ | 24℃ | 16℃ | 7℃ | -1℃ |
日均最低氣温(℃) | -14℃ | -10℃ | -3℃ | 5℃ | 13℃ | 18℃ | 22℃ | 21℃ | 14℃ | 7℃ | -2℃ | -10℃ |
平均降水總量(mm) | 7 | 7 | 12 | 35 | 49 | 69 | 172 | 160 | 68 | 42 | 21 | 8 |
金牛山遺址介紹 |
|||
金牛山遺址位於遼寧省大石橋市永安鎮田屯村,海拔69.3米。金牛山文化是中國東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的代表。“金牛山人”化石的發現填補了這一時期人類發展的空白,為對猿人體質特徵及體質演化發展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這一發現被評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已建金牛山古人類遺址陳列館,展示當時發掘出土的部分人體骨骼化石和當時的生存環境及生活場景。 依據地層、動物羣的研究和科學測定,“金牛山人”生存的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晚期;距今28萬年左右。金牛山文化的石製品用脈石英制成,形制與北京人的兩極石核相似。在地層中發現有厚約30釐米的灰燼層,其上還有兩處圓形的灰堆。灰燼層與灰堆內有大量燒骨和燒石,説明當時的人類不僅會用火而且會管理火。燒骨中多兔類、鼠類和鹿類的肢骨,這些動物是當時人們狩獵的主要對象。 與金牛山文化共存的動物化石十分豐富,重要的有似劍齒虎、變種狼、中國貉、三門馬、梅氏犀、腫骨大角鹿、巨河狸和碩獼猴等。它們的存在表明該文化的地質時代較古老。動物羣與北京人遺址的一樣,多是喜暖的,推知當時的氣候温暖濕潤。碩獼猴和劍齒虎的存在,説明當時金牛山一帶森林茂密、灌木叢生;而三門馬和巨河狸的發現,則説明附近有過廣袤的草原和開闊的水域。 交通大石橋市興隆商場門前乘坐至西田村的小客車,途經金牛山。 門票 全票:成人及身高1.4米以上兒童 10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