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陵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迄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历时40年建成。 陵园由30余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组成,依山间台地渐次布列有纯德山碑、敕谕碑、外明塘、下马碑、新旧红门、御碑楼、石像生、棂星门、九曲御河、内明塘、方城、明楼、前后茔城等,建筑掩映于山环水抱之中,是建筑艺术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天才杰作。 显陵是明嘉靖初期重大历史事件“大礼议”的产物,规划布局和建筑手法独特,在明代帝陵规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陵寝建筑中金瓶形的外罗城、九曲御河、龙鳞神道、琼花双龙琉璃影壁和内外明塘等都是明陵中仅见的孤例,尤其是“一陵两冢”的陵寝结构为历代帝王陵墓中绝无仅有,由瑶台相连而成哑铃状的两座隐密的地下玄宫神密莫测,一直为世人称奇。
瑶台与双茔城:在明代帝陵中,前后两个茔城的建置可谓绝无仅有。显陵前后两个茔城的形成与其主人身份的变化紧密相关。前茔城建于正德十五年(1520年),是朱祐杬死后按藩王规制建兴献王坟时建造的。世宗朱厚熜登基后,追封其父为“兴献帝”。嘉靖十八年(1539年),世宗亲临钟祥,选定新址,将其父母合葬于新寝,两茔城之间用很长的平台连接起来称为“瑶台”。 双龙琉璃影壁:棱恩门两侧精美的琉璃影壁,为明代各帝陵所无。花心正面为琼花图案,背面为双龙图案,其做工非常精美。 九曲御河:是显陵陵区的主要排水设施。显陵御沟以其排水体系之完善、体现风水理论之完美,与明朝前七陵形成显著的区别,成为显陵文物特色和旅游资源中的重要内容。 龙形神道:显陵是明代帝陵中唯一整体保留神路龙鳞具体做法的陵寝。中间铺筑石板,谓之“龙脊”,两侧以鹅卵石填充,谓之“龙鳞”,外边再以牙子石收束,总称为“龙鳞道”。
贴士:大礼议 1521年(明正德十六年)明武宗驾崩。因武宗没有子嗣,慈寿皇太后和首辅大学士杨廷和决定遵奉“兄终弟及”祖训,在他们炮制的武宗遗诏中“遗命”“兴献王长子(朱)厚熜”“嗣皇帝位”。 朱厚熜登极,是为明世宗。按照封建主义的伦理,朱厚熜应过继给孝宗皇帝做儿子。但世宗为自立体系,效仿朱元璋追尊四世先祖为皇帝的例子,追尊死去的父亲为皇帝。此举引起朝臣激烈争论。 1524年(嘉靖三年)朱厚熜敕谕礼部“今加称兴献帝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反对派200余人相继跪在左顺门,自早至午。世宗数次命群臣退去,可是群臣依然“伏地如故”,进行抗议。朱厚熜大怒,着锦衣卫将五品以下的在场大臣逮捕杖笞,并杖死其中17人。其余人全部逐出朝廷,还分别受到入狱、夺俸、贬官、戍边等处罚。用武力“平息”了这场长达3年的“皇考”之争。事后,朱厚熜更定大礼,称孝宗为皇伯考;追尊生父兴献王朱祐杬为皇考恭穆献皇帝,完成了自己的昭穆体系。这一历史事件史称“大礼议”。 明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北5公里的纯德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献皇帝朱祐杬、母亲章圣皇太后蒋氏的合葬墓。1988年元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区单位,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交通武汉市内各长途汽车站都有高速大巴直达钟祥,票价约50-60元/人,行驶时间3.5-4小时,在钟祥转巴士便可至显陵。 门票5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