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平均氣温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日均最高氣温(℃) | 9℃ | 11℃ | 16℃ | 22℃ | 26℃ | 28℃ | 30℃ | 30℃ | 25℃ | 20℃ | 16℃ | 11℃ |
日均最低氣温(℃) | 4℃ | 6℃ | 9℃ | 14℃ | 18℃ | 20℃ | 22℃ | 22℃ | 19℃ | 15℃ | 10℃ | 6℃ |
平均降水總量(mm) | 20 | 31 | 52 | 94 | 137 | 174 | 377 | 436 | 203 | 104 | 57 | 21 |
紅軍長征翻越夾金山紀念館介紹 |
|||
紅軍長征翻越夾金山紀念館位於寶興縣縣城西側的青衣江畔,佔地面積約4500平方米,在紅軍長征翻越夾金山70週年時修建而成。整個紀念館由紅軍廣場、主題雕塑和紅軍長征翻越夾金山連環畫護欄三部分組成。 紅軍廣場 佔地3300平方米,主要是園林綠化和休閒廣場。綠化部分由園形、矩形、不規則的花台組成了一個火炬形的圖案,寓意紅軍精神如星星之火燎原大地。 主題雕塑 位於廣場中央,主體是一塊巨形碑,碑寬6米,厚2.5米,高8.5米。碑體雕塑採用了圓雕、浮雕和仿青銅浮雕三種表現手法。碑身南西側用圓雕手法刻劃了藏族嚮導、紅軍軍官和戰士三個人物,反映的是紅軍將士在藏族同胞的帶領下,翻上夾金山頂那一瞬間的情景。碑身下沿四週以浮雕形式描繪了紅軍翻越夾金山途中四個精典的場面。碑身南面和北面均以仿青銅浮雕手法,各塑造了一組紅軍羣像,有的手拉手、有的相互摻扶、有的則拽着馬尾巴,冒着霏霏白雪艱難地行進在陡峭的山路上。 碑體西側是四川師大教授張昌餘撰文並手書的銘文“雪山豐碑”。銘文400餘字,講述了紅軍長征和翻越夾金山的壯舉。 連環畫護欄 位於紅軍廣場西側外沿。連環畫護欄共由110塊深浮雕板構成,內容分為三個部分:紅軍長征翻越夾金山;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關於長征和翻越夾金山的回憶錄及手書;紅軍在寶興遺留的文物雕刻。透過這些再現了紅軍三越夾金山及紅軍在寶興境內的整個戰鬥歷程。 紅軍紀念館 位於廣場北端,分為紅軍長征翻越夾金山展廳和陳雲出川展廳。紀念館的外觀獨特而別具一格,其在設計上融合了川西民居和藏族民居的風格。紀念館從外到內色調都以紅軍軍裝“灰”為基調色,極力烘托出一種疑重,莊嚴而且深沉的氣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