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平均氣温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日均最高氣温(℃) | -1℃ | 0℃ | 5℃ | 11℃ | 18℃ | 24℃ | 26℃ | 25℃ | 21℃ | 14℃ | 7℃ | 2℃ |
日均最低氣温(℃) | -7℃ | -6℃ | -2℃ | 4℃ | 10℃ | 15℃ | 18℃ | 17℃ | 13℃ | 7℃ | 2℃ | -4℃ |
平均降水總量(mm) | 61 | 50 | 66 | 70 | 73 | 72 | 68 | 80 | 83 | 65 | 76 | 71 |
平均降水天數(天) | 15 | 12 | 13 | 12 | 12 | 11 | 10 | 10 | 11 | 11 | 13 | 14 |
龍蟠磯介紹 |
|||
鄂州市小東門外大江中,有一座巨礁,石勢蜿蜒,矯若金龍,此即“龍蟠磯”。 公元221年,三國吳王孫權遷都鄂縣,取“以武而昌”之義,改鄂縣為武昌(從三國至民國初年,鄂縣一直稱武昌,長達1600餘年,辛亥革命武昌之名讓給了江夏)。孫權在武昌稱帝前夕,聽説有黃龍蟠卧於江中巨石上,積日方去,便賦名蟠龍磯。它與東面江岸的“鳳凰台”遙相呼應,並稱“龍蟠鳳集”,正應帝王定都祥瑞。後又傳説觀音菩薩看中這裏風水,特來蟠龍磯休養生息。 蟠龍翹首西望,“萬里長江第一閣”觀音閣即雄踞龍首之上。觀音閣元代監邑鐵山建,明弘治初、嘉靖及清代和民國均有修葺。世事滄桑、屢毀屢修。蟠龍磯石頭翹首西望,觀音閣突兀在龍頭之上,恰似凌空飛來,虛懸於大江之中,坐東朝西,逆水而立。 觀音閣閣身正壁鐫有”觀音閣”三個遒勁的大字。閣內有一亭二殿二樓,總面積300多平方米,閣內自西向東,分別是觀瀾亭、東方朔殿、觀音殿、老君殿和純陽樓。閣內還供有質樸的石雕觀音和栩栩如生的八仙塑像。 入夏汛期,江水上漲漫淹至觀音閣,水中之閣若浮於蓮花之上,飄逸隨波;枯水季節龍蟠磯像一條巨大鰲魚,浮出水面,寬厚背脊馱着巍峨觀音閣,穩立江中。 交通從武漢武昌付家坡汽車站坐班車到鄂州,一個半小時車程,到市區後步行或坐車至江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