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全球旅遊天氣 » 加拿大 » 維多利亞天氣 » 五峰山天氣預報-租租車
最新天氣 週末天氣 一週預報

維多利亞五峰山天氣

 昨天 暫無昨天數據
2月16日 週日 暫無當天數據
2月17日 週一 暫無當天數據
2月18日 週二 暫無當天數據
2月19日 週三 暫無當天數據
用文本方式傳送給好友:
2月16日 維多利亞天氣:,氣溫0℃~0℃
2月17日 維多利亞天氣:,氣溫0℃~0℃
2月18日 維多利亞天氣:,氣溫0℃~0℃
2月19日 維多利亞天氣:,氣溫0℃~0℃
每月天氣走勢
全年平均氣溫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日均最高氣溫(℃) 7℃ 8℃ 10℃ 13℃ 17℃ 19℃ 22℃ 22℃ 19℃ 14℃ 10℃ 7℃
日均最低氣溫(℃) 1℃ 1℃ 2℃ 4℃ 7℃ 9℃ 11℃ 11℃ 8℃ 5℃ 3℃ 1℃
平均降水總量(mm) 137 108 78 44 36 32 20 24 30 76 147 151
平均降水天數(天) 18 16 16 13 12 10 6 6 7 13 19 19
五峰山介紹
    五峰山,位於長清縣城東南20公里,因有5個並列的山峰而得名,屬泰山山脈。主峰海拔395米。山巒連綿,蒼翠玲瓏,世人曾把泰山、靈巖、五峰山並稱為“魯中三山”。五峰山自東向西依次是群仙峰、志仙峰、會仙峰、望仙峰、聚仙峰(又稱迎仙峰),五峰環聯錯列,雲繞巖巔,蒼茫蓊鬱,綠樹蔭中,宮、觀、亭、臺交相輝映,風景絕佳。

    金代創建五峰山道觀,明代達到極盛,分為南北二觀。北觀稱洞真觀;南觀稱玄都觀,有明德王府的6座王墓。清順治年間道觀遭兵火破壞而衰敗。現仍有洞真觀建築群遺址和玄都觀的八字牆以及金元至明清碑碣數十通。山上古木參天,尤以柏樹為奇。 

    洞真觀,金代泰和年間(1201~1208年)由全真教道士邱志園、範志明創建。邱、範歿後,同業王志深、李志清增築之,鑿池引泉,初具規模,官名為“洞真觀”。元代宮廷封道觀為“護國神虛宮”。明萬曆皇帝賜名“隆壽宮”,敕建“保國隆壽宮石坊”,並頒發《道藏》經一部480函。至此,洞真觀進入鼎盛時期,“樓殿巋崇,金碧輝熒”,清代以後,漸趨衰敗。

    該觀坐北朝南,各殿依次建在同一中軸線上。大門在南,為木質牌坊,四柱三樓式。門內架石橋,名曰更雞橋。橋北是玉皇殿。殿內塑玉皇大帝像,頭戴九旒冕冠,兩側侍者各四,手持槍、刀、火、旗。殿前右側為龍王殿,明正統十三年(1518年)重修;殿內有泉,門外兩側刻楹聯:“一派水聲流不盡,四圍山勢欲飛來”。左側為虎神殿,明萬曆三十七年修建。玉皇殿院內古柏眾多,濃廕庇日,其中13株尤勝,俗稱“十三太保”。殿東院外,有建觀之初所植銀杏一株,樹幹挺拔,高達30米,胸圍6.5米,冠幅近40米。樹東有泉,名“清泠泉”,泉上有聽泉臺,臺上築清泠亭,因在志仙峰前,又稱“志仙亭”,上刻對聯兩副,其一聯曰:“到此息塵慮,對之清客心。”

    北出玉皇殿,拾級而上便是娘娘廟,祀碧霞元君。娘娘廟後為真武廟,廟內原祀北方玄武七宿,其對聯曰:“一柄皁旗遮日月,七星寶劍照乾坤。”出真武廟,最北端寬廣的石級上昔日有三元殿,亦名三元宮,內祀天、地、水三神。清嘉慶十八年山東布政使朱錫爵題寫門額“靈照三界”。殿左側有觀音堂、呂祖廟、青帝宮,今僅存青帝宮

    蓮花洞又名“千佛洞”,在聚仙峰的西側峭壁上,是一處珍貴的東魏石窟造像,1992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洞深丈餘,高3米,洞口由塊石券成,上嵌明天啟六年鐫刻的“聖佛蓮花洞”顏額。洞中四壁全由佛像佔據。最深處正中,鑿佛像一尊,高2米餘,屬洞中最大者;左右侍者各二,高1.6米。週圍洞壁及拱門兩側雕242尊小佛,形態各異。洞頂藻井全為蓮花雕飾,40餘朵,色彩素淨淡雅。 

    玄都觀,亦稱南觀、元都觀,在洞真觀南側的青崖山西南麓,為明代德王的香火院,明成化至崇禎年間駐藩濟南的六代德王陵墓均建於此。這裡泉水潺流,樹木蔥鬱。玄都觀內的一株海棠尤為茂盛,枝幹挺拔,冠幅博大,芳香四溢。清末民初,玄都觀傾圮,陵園也遭破壞,現僅存八字牆、德王墓和一座享堂。
 交通

每週五到週日早8:00在市區內解放橋乘遊61路公交車可直達景區,往返票價10元。

門票

門票40元。

開放時間: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