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期,白鹿巷原本只是隸屬於啤酒商的一塊苗圃。1899年,商人喬治·貝克維茨(George Beckwith)給這塊草地圍上了圍欄,兩端加上球門,於是,最原始狀態的白鹿巷球場誕生了。那年夏天,托特納姆熱刺俱樂部董事約翰·歐維(John Over)租借了這塊場地,熱刺隊也從靠近808高速公路的諾斯博蘭郡公園球場搬遷而來。 白鹿巷球場和當時英格蘭的其他球場一樣,在最初的五年裏只有500個座位,專門留給那些尊貴的客人,另外有頂棚的站立位置是12000個,球場最多能容納32000人。1901年,熱刺隊奪取了入主白鹿巷之後的第一座冠軍獎盃——足總盃,當時球隊甚至還沒有加入英格蘭全國性聯賽。隨着球隊戰績的提高,球場的容量顯得有些不足。1905年,俱樂部斥資8900英鎊買下了球場靠近埃德蒙頓(Edmonton)街一側的一塊土地,又花費2600英鎊來擴大球場,還在帕克斯頓(Paxton)街一側新建了一個銀行,以方便前來看球的觀眾。經過這次整頓,球場的容量擴大到40000人。 1908年,托特納姆熱刺隊開始征戰英格蘭聯賽,俱樂部董事會也邀請了當時的著名建築師阿奇巴爾·雷奇(Archibald Leitch),為白鹿巷設計一個全新的看台。經過雷奇的設計,球場坐席增加到5300個,站立的位置也增加了6000個,建築師還給東看台加上了一個頂棚,木質看台也被水泥所替代。1909年9月11日,重新修建過的白鹿巷迎來了第一個對手曼聯隊,這也是熱刺隊在頂級聯賽中的第一個主場比賽。1909-1910年賽季結束後,球場正門刻上了俱樂部的隊徽標誌——踩着足球的公雞圖案,也正是從這時起,“白鹿巷”(White Hart Lane)這個名稱被越來越多地使用。1921年,熱刺隊再奪足總盃,富有遠見的俱樂部買下了球場前面的一塊土地,建造了一個餐廳和一個咖啡廳,同時再次對白鹿巷球場進行整頓,靠帕克斯頓街一側的看台被加上了頂棚,兩年之後,另一側的公園巷看台進行了同樣的改造,合計費用超過了3000英鎊。這些改造工程再次依靠了雷奇的設計,球場的容量也增加到58000人,其中的4000個座席是在頂棚的覆蓋之下。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熱刺隊最輝煌的時期,球隊在名帥尼克爾森和超級射手格里夫斯的率領下,奪取了兩次聯賽冠軍、三次足總盃冠軍和1963年的歐洲優勝者杯桂冠,而白鹿巷的修葺也在這一時期最為頻繁。1953年,白鹿巷在球場四週支架上裝上了照明設備,1957年俱樂部又對這些照明燈進行了更新。1962年,公園巷看台又增加了2600個座位,一年之後帕克斯頓街看台也增加了3500個座位,隨後俱樂部又將帕克斯頓街看台和西看台連在了一起,這樣又增加了1400個座位。隨着球隊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歐洲賽場,一向重視自身形象的熱刺俱樂部繼續整頓白鹿巷。1972年,俱樂部斥資26000英鎊更新了照明系統。一年之後,西看台和南看台連在了一起,球場又增加了700個座位。1980年11月,陳舊的西看台被全部推倒重建,建築工人花了15個月的時間建成了全新的西看台,並且一直使用到現在。1989年夏天,東看台也得到了翻修,重新安裝了照明燈。1992年,東看台和南看台下層的座位都進行了翻新,北看台的下層也建成了全坐席,還加建了一個頂棚並和東西看台的頂棚連在了一起。1995年,又在南看台一側增加了巨大的顯示屏,播放比賽雙方的出場名單以及精彩的鏡頭,球場的容量也在多次修整之後變成了33000人。1996年,藉着俱樂部高層人事變動的東風,球場帕克斯頓街看台加建了一層高層看台。1997-1998年賽季末,這項改建工程得以完工,球場容量也最終定格為36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