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平均氣温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日均最高氣温(℃) | 19℃ | 19℃ | 21℃ | 25℃ | 28℃ | 30℃ | 31℃ | 31℃ | 31℃ | 29℃ | 25℃ | 21℃ |
日均最低氣温(℃) | 12℃ | 13℃ | 16℃ | 20℃ | 23℃ | 25℃ | 26℃ | 26℃ | 24℃ | 22℃ | 18℃ | 13℃ |
平均降水總量(mm) | 20 | 38 | 62 | 115 | 173 | 276 | 235 | 269 | 147 | 22 | 11 | 20 |
紅宮介紹 |
|||
紅宮革命遺蹟座落於海豐縣城人民路中段,坐北朝南,面積1850平方米,整體建築古樸典雅,牆壁和圍牆都用紅色粉刷,紅光耀眼,是名副其實的“紅宮”,具有典型的中國式建築風格。紅宮門樓為六柱五間牌坊式建築。其主體建築是大成殿,它重檐歇山頂,屋內置五柱鬥式樑架,有瓜柱、插枋、雀替等裝飾其上,牆上照大革命時期原樣貼有“打倒軍閥”、“工農兵團結起來”、“蘇維埃政權萬歲”等標語,室內擺着長凳,主席台居上首,上覆紅布,都按大革命時期的原貌佈置。 紅宮原是明代學宮,始建於明代洪武十二年(1379年),明清兩代,時壞時修,曾多次修葺,且有改卜巽和改建。民國初年,改為海豐通俗圖書館。1927年10月,在中共東江特委和彭湃的領導下,在‘八一’南昌起義部隊紅二師的幫助下,海陸豐人民舉行第三次武裝起義,奪取了政權,於同年11月18日至21日在這裏召開了海豐縣工農兵代表大會。大會會場四週和街道牆壁都粉刷紅色,會場內用紅布覆蓋牆壁,貼上標語。大會開得莊嚴、隆重、成功。大會上,彭湃作了報告,並且大會決定把學宮改稱為紅宮。以後,革命政權的很多重要會議都在這裏召開,成了革命的搖籃。 大成殿旁邊的兩廂配殿已改作革命文物展覽室。裏面展出了:彭湃許多珍貴的遺物,1927年縫製的中國共產黨黨旗、農會旗和工會旗,海豐人民三次起義的土炮、大刀等,宣傳畫,1921年出版的《新海豐》、《赤心週刊》,紅二軍、紅四軍使用過的武器和物品等......真是不勝枚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