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平均氣温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日均最高氣温(℃) | 19℃ | 19℃ | 21℃ | 25℃ | 28℃ | 30℃ | 31℃ | 31℃ | 31℃ | 29℃ | 25℃ | 21℃ |
日均最低氣温(℃) | 12℃ | 13℃ | 16℃ | 20℃ | 23℃ | 25℃ | 26℃ | 26℃ | 24℃ | 22℃ | 18℃ | 13℃ |
平均降水總量(mm) | 20 | 38 | 62 | 115 | 173 | 276 | 235 | 269 | 147 | 22 | 11 | 20 |
待渡山(甲秀樓)介紹 |
|||
待渡山又名大膽山。相傳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宋都臨安失陷,元軍追迫,趙罡及其弟兩帝在張世傑、陸秀夫等護衞下,從福洲沿海逃至甲子,駐紮此山,意欲東進與文天祥會師,以圖東山再起,故此山得名“待渡山”。他們得到甲子進士邑人範良臣進食勞軍,賜之為右僕射,漁民鄭復翁率眾勤王,被封為都統;二帝驚魂稍定,膽量大增,故待渡山又名“大膽山”。現山上還有“進食亭”的遺蹟。為明代萬曆年間參將張萬紀、守備胡文恆駐甲子時興建。進食亭又名帝子亭,為仿木結構,面積約20平方米,內塑有陸秀夫、範良臣為宋帝進食石像,並刻有“君恩如海”四個字。進食亭下還建有一處“將軍宿”,是為告慰鄭復翁忠心報國的在天之靈而建的。 待度山山頂矗立着“甲秀樓”古塔。據説甲秀樓建於清嘉慶十年(1850年)。為兩層泥塔,高15米,呈六角形,似葫蘆蓋頂,塔尖直指藍天,造形獨持,十分壯觀。樓旁立有15米高的標杆,為甲子港的颱風警報信號。甲秀樓門口有一對聯,曰:“書雲大手筆;鎮海小神山”體現了甲秀樓與待度山偉岸高拔,威鎮海隅之勢。這裏依山傍水,潮漲期到,海水如千軍萬馬湧入甲子港,氣勢不凡,場面壯觀。登樓遠眺,海天一色,歸帆返照,景色迷人,這就是陸豐八景之一的“甲子吞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