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黟縣城西4公里,曾名葉村,有1100多年曆史。全村人口1000多,卻有36眼井,72條巷,300多幢明清古民居,村內道路錯綜複雜,宛若一大型迷宮。
村心的葉氏宗祠“敍秩堂”(《菊豆》中的老楊家染坊),始建於明成化年間,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坐東朝西,佔地近2000平方米。
祠堂內貴有“欽定翰林”、“御賜翰林”、“欽點知縣”等金字匾額。祠堂門前照壁矗立,門樓高大,一人多高的大時古,雕刻的十分精緻。兩根40釐米見方的石柱,託着碩厚的額坊和曲樑。大門內,由86根碩大的木柱,支撐着數百根大大小小的樑枋。柱上掛着“石林派衍家聲遠,武水瀾回氣象新”等對聯,橫枋上懸有“貢元”、“進士”和“鬆筠操節”、“津逮後生”等功名與褒獎類匾額。大門兩側有一對用黟縣青石精雕細刻的石鼓,非常威嚴。
南屏村的支祠與家祠,大都因做官、發財者而建造。建於明弘治年間的葉奎光堂,是當年葉姓祭祀其四世祖葉圭公的會堂,現為縣級重點保護文物。李氏支祠則是祭祀晚清徽商巨賈李宗眉的。
除了祠堂林立,南屏村的古私塾園林和古民居建築也比比皆是。
位於村莊上首的“半春園”,又名“梅園”,建於清光緒年間,是村中富商葉自璋為子女讀書而營造的私塾庭院。園內有三大間書屋及半月形的庭院,還有對聯曰:“靜樂可忘軒冕貴,清遊端勝綺羅塵”。
因清代著名散文家、桐城派代表人物姚鼐的《西園記》而遐邇聞名的“西園”,坐落在葉氏宗祠前,始建於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佔地近1公頃,內設牡丹園、梅竹園、山水園、松柏園四大部分,是當時村人葉君華為孩子們讀書養性而修建的。惜西園現已毀壞,今只留下石雕“西園”兩字大門額緊及西園溪、西園橋及古樟等遺蹟。
村中還有“培闌書屋”、“陪玉山房”、“梅園家塾”等。
和宏村相比,南屏是一個非常寧靜、悠閒的小村,較少商業氣息。《菊豆》中小男主人公扮演者張毅現年18歲,仍住村中,在染坊牆上還有鞏俐在《菊豆》中未曾播出的劇照。
現存八個祠堂,有族祠、家祠和支祠之分,被譽為“中國古祠堂建築博物館”。
交通從黟縣汽車站有直接到南屏的中巴,票價6元,但班次很少。也可乘往西武鄉的中巴至南屏村口外,步行1公里即到。
門票32元(含導遊)。
特別提醒:2010年1月1日起,南屏景區門票價格調整為每人次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