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宮原名摘星庵,建於明代,清末民初屢次修葺、擴建。為九華“四大叢林”(包括百歲宮、祗園寺、甘露寺、東崖寺)之一,建築面積2987平方米。屬全國重點寺院。
供奉應身菩薩無瑕和尚肉身。相傳16世紀初,來自河北的無瑕和尚在雲遊了五台山和峨眉山以後,來到這裏修行,活到126歲。他死後三年才被發現,屍體卻未腐爛。眾僧十分驚奇,虔心供奉,改摘星庵為百歲宮。明崇禎皇帝封無暇為“應身菩薩”,將其屍體裝金,同時擴展廟宇。從此百歲宮名聲大振。據説應身菩薩十分靈驗,當地流傳着多則應身菩薩顯靈的神奇故事。
遊覽指南:
百歲宮的佈局,充分利用由南向北下跌的坡勢,樓層由低爬高,層層上升,形成曲折幽深、恢宏多變的迷宮。
從山門正面看大殿,它只是一層樓,而大殿東側的的廂房是兩層樓,通高只有10米。但從它的後門看,東側牆高達55米,為五層樓。而屋頂只是一個完整的皖南民居式有天井的四落水頂。
大殿寬19米,進深14米,中有“九龍戲珠”藻井;佛龕則因地就勢築在長4.5米、高2米的巖石上;由大殿側門可進入同一樓層的肉身殿,殿前有一天井,下建蓄水池,兼作取水滅火之用途;肉身殿後則為佛堂和僧舍。
它的4個樓層內有巨巖橫陳,有磐石鑲嵌,巖石與建築、建築與山峯有機結合,巧奪天工,令人歎為觀止。
與百歲宮相映生輝的是新建的五百羅漢堂。它的興建,為九華山增添了一處獨特的新景觀。1、百歲宮坐落海拔871米高的插霄峯上,五層高樓融山門、大殿、肉身殿、庫院、齋堂、僧舍、客房和東司(廁所)為一整體,沒有單體建築的配置,遠觀恰似通天拔地的古城堡。這種形制在我國現存寺廟建築中極為少見。
2、佛殿內部石洞和巨石,有的巨石稍加劈鑿,成為別緻的佛座,由此可見匠心之巧。
交通位於九華山摩空嶺上,由祗園寺乘百歲宮纜車可至。
百歲宮纜車:纜車下起叢林寺廟祗園寺,上至供奉明代無瑕和尚千年古寺百歲宮。纜車線路全長452米,上下站高差223米,設兩輛車廂往復式運行,每車廂載客38+1人,運行最快速度5米/秒,每小時單向運量760人。
價格:單上55元,單下55元,聯票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