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深秀湖的山光水色,繼續沿琅琊古道前行至山腰,只見葱蘢玉秀的古樹之中,一片樓台殿宇,“廊腰曼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勾心鬥角。”這便是古琅琊寺。月洞形山門上書“琅琊勝境”四字。
琅琊寺原名寶應寺,為唐代大曆年間滁州刺史李幼卿與法琛和尚所創建。據説,李幼卿與法琛和尚在造寺之前,曾先繪圖呈送唐代宗。恰巧代宗皇帝頭天夜裏夢見在一片山林深處有一座寺院,其形狀、規模和那張圖上畫的頗為相似。代宗十分高興,特賜名“寶應”。後又易名為“開化禪寺”、“開化律寺”,因其坐落在琅琊山中,人們便統稱為琅琊寺。
琅琊寺依山傍林,建築雄偉。寺內最大的建築是大雄寶殿和藏經樓。大雄寶殿高14米,深15.3米,雕樑畫棟,十分壯觀。殿內塑有如來佛、觀世音、十八羅漢。藏經樓建在寺院的最高處,居高臨下,相傳樓內曾藏有一部貝葉經。琅琊寺的其他建築有無樑殿、明月館、唸佛樓、祗園、悟經堂等,或前或後,或搞或低,交相輝映,構成一幅雄壯而優美的山寺圖。其自然名勝有歸雲洞、雪鴻洞、石上鬆等,奇姿巧態,各具特色。
據《琅琊山志》載,琅琊寺的極盛時期是唐宋兩代,樓殿規模宏大,和尚最多時達800多人。古寺內外,曾有亭台20餘座:無樑殿右側有清風亭,亭側又有洗筆亭;殿左有春亭;東面有茶仙亭,悟經台旁有洗心亭;右側有曉光亭;琅琊山左山頭有東峯亭;南天門古碧霞元君殿南有會峯亭;雪鴻洞上有梅亭;唸佛樓右側有琴台,琴台南有寂樂亭等。
由於世事的變遷,琅琊寺及其週圍建築幾興幾毀,很多亭台早已不復見了。現在的建築,大部分是民國初年由達修主持重新修建起來的。建築保持了古代原有的格局和式樣。許多碑刻、石刻、古磚依然可見,所以琅琊寺正門內有一幅對聯説:“古寺猶存明季石,山門尚有建康磚。”除了部分明代建築外,還有唐碑、宋刻,都具有很高的歷史文物價值。
山上琅琊寺大雄寶殿北面的積馨齋品嚐素齋,非常有特色。
交通火車站打的過去,大約5元。
自駕:距省會城市合肥120公里,距南京市55公里,全程有高速公路通達。
門票購琅琊山風景區門票,旺季95元,淡季80元。旺季從3月1日至11月30日,淡季從12月1日至次年2月底。對兒童、本省七十歲以上老人和駐滁部隊實行免票;對學生、軍人實行半票優惠;滁城居民憑身份證可辦理年票(每張35元),也可憑效證享受半票優惠。
開放時間:5: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