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站增城坑背村古建築羣地圖來源於Google地圖,增城坑背村古建築羣旅遊地圖,是您到坑背村古建築羣旅遊的好幫手。
增城 坑背村古建築羣介紹
位於中新鎮坑背村(廣汕公路旁),建於明未清初,通面寬152.43米,通深53.96米,面積8225.12平方米。建築羣前面還有長方形的打穀場及圍牆,佔地2416.57平方米。整體建築分為10列5排,面向東北方向。各獨立房屋形制基本相同,為硬山頂,碌灰筒瓦,鍋耳封火山牆,施彩繪,面闊均三間,寬度為10.49米。排、列之間有縱橫青雲巷。
稍有不同的地方約有三處:一處是最右列為書房、花園前後各半的佈局,書房面寬14.02米,深26.48米,約成小型四合院落;花園面積相同,佈局嚴謹,名“別有開”花園。二是在其餘九列的中間一列正中,建有“式谷毛氏祠”,作為整個建築羣的核心大祠堂。該祠深三進,通寬10.98米,通深30.07米。頭門面闊三間10.98米,深三間7.93米,硬山頂,鍋耳封火山牆,龍船形正脊,碌灰筒瓦,滴水剪邊,花崗石檐柱,覆盆柱礎,條石牆裙,額為石雕。二進深達9.76米,形式略同,三進深為8.35米。第三處是在左後角建有碉堡樓。碉堡樓長、寬均為16米,原五層20米高(現只剩2層),視野極為遼闊;首層內設12級台階地基,牆角由花崗巖砌疊,石與石連接處遍佈直徑4釐米的槍孔,左、右、後三面牆圍成“凹”字型,下面以花崗巖砌門框,以直徑5釐米的鋼條為橫柵。
此外,首層還設有內隔牆、水井和糧倉,而二層多置較大槍眼,該碉堡樓防衞非常堅固,如遇敵情,全村人可同時登樓避險。該建築羣保留了清代建築風格,佈局有序,對研究嶺南地區古代建築藝術和鄉村民情風俗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是廣州市歷史文化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