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敵人刑場上舉行革命者婚禮——週文雍、陳鐵軍。“週文雍、陳鐵軍烈士紀念碑位於在開平市百合鎮茅岡中學內。建於1958年,1963年廣東省人民政府撥款擴建,1985年再次擴建,並增刻碑文等。紀念碑高10.55米,碑的正面刻着“週文雍、陳鐵軍烈士永垂不朽”,下面嵌有白雲石碑文1塊。碑的左、右各建平頂涼亭1座。此碑為開平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生平
週文雍,1905年出生,是開平市百合鎮茅岡下洞寶頂村人,從小跟着當私塾教師的父親唸了四年書。後因家窮,他在一個高小夥房,邊當雜工邊讀書,1922年在親友資助下考入廣州省立甲種工業學校機械科,並於1923年加入了社會主義青年團,後任團支部書記和校學生會主席。1923年秋,擁護孫中山的軍隊與反孫的陳炯明部隊在距廣州不遠的石龍鎮激戰,週文雍等團員組成慰勞隊去前線勞軍時突遇機槍火力封鎖,週文雍帶領大家低身前進衝過鐵橋,還繳獲了一挺輕機槍。這次表現轟動一時,週文雍自然地成為廣州重要的學生領袖。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由學生領袖成長為了工人領袖,廣州起義中任赤衞隊總指揮,後任中共廣東省委候補委員、省委常委。
陳鐵軍(女),原籍台山市,生於佛山,出身在一個殷實的僑商之家。15歲時便被封建家庭許配另一豪門。受到新思想影響的這位小姐,提出只拜堂、不同房和婚後繼續讀書的條件。婆家被迫同意後,陳鐵軍又發現名義上的丈夫是個紈絝子弟,憤然離家出走,1925 年秋,她考入中山大學文學院預科學習。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共廣東區婦委委員、廣東婦女解放協會祕書長等。翌年“四一五”政變時,她從校內化裝逃脱,隨即又到醫院把因難產無法單獨行走的鄧穎超送船去上海。幾十年後,鄧穎超還帶着深深的懷念説,如果沒有陳鐵軍相救,後果是不堪設想的。★故事
1927年4月,廣東當局進行反共屠殺後,週文雍任中共廣州地下市委的負責人。“四一五”政變後週文雍在廣州轉入地下活動,因單身容易引起懷疑,組織上於8月間派陳鐵軍到他身邊假冒夫妻。在“家庭”內,他們一直保持着純潔的同志關係。對富家出身的陳鐵軍來説,窮學生出身的“丈夫”的忘我工作精神不久就吸引了她。因傷未愈,陳鐵軍像妻子那樣日夜照顧,週文雍深深被感動。兩人的感情發展到近似夫妻,只差最後一句話未説破。
廣州起義第二天,長堤方向告急。警衞團的領導不會粵語,難以同工人協調,到指揮部要一名翻譯。週文雍看看身邊只有陳鐵軍可派,在槍炮聲中兩人面對可能的生離死別,只是深情地互道珍重而分手。當晚起義失敗,兩人分別都潛往香港,無數戰友犧牲的悲痛和工作難題,又使這對戀人來不及再談個人感情。二十天後,兩人再度份作夫妻回廣州,主要任務是聯絡失散的同志。回來僅半個月,因有一個被聯絡者是叛徒,他告密後於傍晚帶警察來抓捕。1928年1月27日,當時在家的陳鐵軍聽到動靜,讓同樣是地下黨員的妹妹從陽台逃走,自己留下搬動窗台的花盆發出信號。不幸的是,週文雍本看見告警,跨進門後,二人同時被捕。
2月6日廣東軍閥公開審判時為掩蓋拷打痕跡,為他脱下血衣換上半舊西裝。法庭問他有什麼最後要求時,週文雍毅然回答:“只要求和陳鐵軍同志一起照張相。”留下的這張照片上的週文雍大義凜然,只是手勢不正常,顯然是受刑後造成的結果。陳鐵軍則披着四五尺的寬圍巾,呈現出一副安詳的樣子。國內許多同志看到報紙上的這張照片,為之深深感動。週恩來在6O年代還帶着深深的懷念之情談起臨別前那張台影照片,説這表明了“他們最純真最高尚的愛情”。
拍照完後,週文雍、陳鐵軍被解往紅花崗刑場。開槍之前,面對大批圍觀的百姓,陳鐵軍大聲呼喊道:“我和週文雍同志假扮夫妻,共同工作了幾個月,合作得很好,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但是由於專心於工作,我們沒有時間談個人的感情。現在,我們要結婚了。就讓國民黨劊子手的槍聲,作為我們結婚的禮炮吧!”此時週文雍僅23歲,陳鐵軍24歲。
烈士週文雍,就義何從容。半載假夫妻,臨終比翼情。痛揮竹籤傷指,以血牢壁留吟。婚禮傳之後世,遺詩永頌英
頭可斷,肢可折,
革命精神不可滅。
壯士頭顱為黨落,
好漢身軀為羣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