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明代何喬遠《閩記》記載:唐武德年間(公元618年-626年),穆罕默德遣四賢徒來華,一賢傳教廣州;二賢傳教揚州;三賢和四賢則傳教泉州,兩人卒後葬於靈山。下葬當夜山光顯發。
現存兩墓並列,墓蓋用花崗巖雕刻,墓後倚山建馬蹄形迴廊,高約3米,迴廊中的幾根石柱頗似織布的梭子。廊內有歷代石碑5方,正中的阿拉伯文輝綠巖碑刻,記述兩位先賢在法厄福爾時代(“法厄福爾”系古代阿拉伯對唐朝皇帝的稱呼)來到這個國度。
墓前方有天然巨石一塊,風吹欲動,手推能晃,俗稱“風動石”,明代知府週道光題刻“碧玉逑”三個大字。這塊風動石是泉州著名八景之一,曰“玉球風動”。
伊斯蘭教創立初期,傳教士響應穆罕默德“你們尋求知識吧,即使遠在中國”的號召,與阿拉伯商人沿着海上絲綢之路一同前來,泉州成了伊斯蘭教傳入中國最早的地區之一。
聖墓近旁有數以百計的元代和元代以前來泉州的阿拉伯穆斯林古墓,還有明、清以來泉州穆斯林的墳墓。每屆開齋節和古爾邦節,許多泉州地區的回民和穆斯林總要集體來此“遊墳”,首先拜謁兩位先賢墓、誦唸《古蘭經》,然後祭掃各自的祖墳。
又稱伊斯蘭教聖墓,是我國現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蘭教聖蹟,在清源山風景區靈山景區內,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交通乘7路中巴可達。
門票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