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株柳杉早在宋代即稱為“千秋樹”,明代已是四五圍大樹,徑2米以上,樹齡長達2千餘年;清代高宗純皇帝乾隆南巡遊覽西天目山時,封此樹為“大樹王”。
從此,傳説這棵大樹的皮可治百病,遊人、香客競相剝取,致使於20世紀30年代枯死。但是,大樹王雖已死70餘年仍傲立不倒,枯乾上還寄生出一棵翠綠的新枝。
在“大樹王”右上方的141號柳杉,生長旺盛,雄姿勃勃,已被大家公認為天目山的新大樹王。專家考察認為,天目山的柳杉羣為世界罕見,可稱中華一絕。
自然瑜珈景區年內設置了森林浴健康步道、大自然瑜珈平台,遊客可以找一片樹林,對着滿眼的綠色,修煉瑜珈。縱橫交錯的樹林和長流不息的溪水、瀑布羣造就了天目山高濃度的負離子。天目山伏虎瀑景點的空氣中負離子含量最高達到136000個/cm3,已刷新了全國最高紀錄,足可幫助治療一些疾病。
天目山以“大樹華蓋”聞名於世,擁有世界罕見的大柳杉羣落。至2002年為止,胸徑2米以上的有19株;1米以上的664株。最大的胸徑2.75米。
天目柳杉樹齡在五百年以上的有500餘株,集中分佈在五里亭至開山老殿一帶。胸徑2米以上的15株,1.8米以上的36株,1米以上的398株。1米以下的“青少年”柳杉數以萬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