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濟堰位於浙江南部碧湖平原一個名叫“堰頭”的小村邊,建於南朝蕭樑天監四年(公元505年),距今已有1500年曆史,是我國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迄今為止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拱壩,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通濟堰以引灌為主,是一個蓄泄兼備的水利工程,由攔水大壩、進水閘門、三洞橋、渠道、葉穴等組成。
碧湖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落差20米,通濟堰即依據這樣的地理形勢營造,從而基本實現了自流灌溉,不需再靠外力支援。
通濟堰的上游集雨面積2150平方公里,每天能攔入堰渠二十多萬立方米,灌溉着整個碧湖平原中部、南部四萬多畝糧田。
據村民説,護堰世家諸葛一家,世代在通濟堰邊居住,只要發現有堵塞渠道、砍樹等破壞行為,便會出來制止。
五十年代進行維護時,在大壩底部還發現古代留下的巨鬆基礎,就是俗稱“眠牛”的松木鋪墊辦法。
歷史:通濟堰之名,始於南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據沈國琛《通濟堰》載:“南渡後,汶上趙學老分宰縣事,深羨是堰之利民勘博也,賜名‘通濟’以美之……”。
據史,(宋)范成大於公元1126年—1193年在處州歷任職。南宋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范成大主持修整通濟堰,並親自制定和撰寫堰規,立碑勒石,“文意賅簡,書逼蘇黃”,手跡猶在。
他興工三個月修復通濟堰,並揮毫書寫《通濟堰碑》二十條,記言十四行,以告來者。此《堰規》已經沿用了數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