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塔位於德慶縣城東南面的白沙山上,建於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塔呈八角形,高九層,厚三米,塔身磚砌。八尊石雕的託塔力士分佈在塔腳八個方位,神態威嚴。無論從哪個角度去看,塔的幾何線條都十分勻稱。塔的內部結構嚴密,外部批蕩十分講究。
三元塔以“永新不舊”的特色聞名於世,傳説批蕩塔身時,工匠按照“永新不舊”的嚴格要求,選用的材料不是一般的土砂灰漿,而是名貴的硃砂灰漿,先後用了九百九十九斤九兩硃砂,因此外觀歷久仍新,光彩照人。
建築特點:奇:歷經400多年風雨,色豔如新,“金”身不老,塔身用了銀珠灰批蕩,故有“只新不舊”之美譽,是中國四大奇塔之一。
特:該塔特別之處是巧妙地運用了《週易》中的陰陽學説、八卦方位和五行數理。和陰陽於一體,融五行於其中,合陰陽之學説。
妙:寶塔八角各有神態栩栩如生的“託塔力士”同心協力頂託寶塔,寓意團結一致;首層兩個圭角形洞門與面隔江的三重山成一直線。
緣:三元塔又名“只新不舊”塔、“常青塔”、“永恆塔”。宋朝明相李綱曾與三元塔結緣,路經此地曾留下《橫翠亭》詞,蘇東坡也曾留下遺蹤。
三元塔,“三元”即狀元、會元、解元,源於人們盼人才,祈求狀元、榜眼、探花“三元及第”的良好願望,登塔寓意狀元高中、步步高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