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鳥燈塔,位於嵊泗列島花鳥山西北角山嘴,是花鳥島上最為著名的景觀。
該燈塔於1870年由英國人建造,由於燈塔的歷史悠久及雄偉壯觀,故又被譽為“遠東第一大燈塔”。花鳥燈塔也是亞洲第二大燈塔,是遠東和中國沿線南北航線進入上海港的重要航行標誌。
塔分四層,有一銅鑄小梯從底層柱而上,頂層用寬大的玻璃為牆。塔腰有廊,可憑欄眺。2001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燈塔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圓柱形塔身塔高達16.5米,標成上黑下白兩道橫紋。
燈塔除光源導航外,還有無線電指向標和霧警。無線電作遠距離導航,每分鐘發呼號兩次,聲長15秒;霧警供霧天近距離導航,每80秒鐘鳴笛兩次,每次鳴聲長1.5秒,聲音可傳出10多海里之外,以告來往船隻,是目前我國最大、傳程最遠的汽霧喇叭,當地稱為“老黃牛”叫。
每當夜幕來臨,塔頂的氙氣聚光燈便以每分鐘一週的旋轉速度向四週掃射,燈光射程30海里。半個花鳥島在燈塔的強烈光束照耀下,如同白晝一般。